醫享說
杭州24歲姑娘婷婷(化名)一夜之間陷入崩潰:戴了三個多月的口罩,臉怎麼突然就「爛」掉!
長期戴口罩
面部皮膚情況多多
「還有不少患者因為戴口罩狂長痘的。」吳銀華表示,戴口罩最容易加重的皮膚問題就是痘痘,由於是口周區域,口罩將面部捂得溫暖又潮濕,皮脂腺、汗腺分泌增加而排出不暢,正好給痘痘生長創造了「溫室」條件。
近期高發
多位網友中招
▼
現在還不是完全摘下口罩的時候!
天氣這麼熱
口罩可以摘了嗎?
由於天氣熱,有些人在出門遊玩時,便摘了口罩。
一方面口罩戴著不舒服,同時一路上要喝水、吃東西等,戴口罩不方便;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現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覺沒必要時刻都戴著了。
到底何時
可以摘下口罩出門呢?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表示,以下三種情況,一定要佩戴口罩:
第一,密閉空間內,如地鐵、火車等地必須佩戴;
第二,人群密集區,醫院、學校等地均需佩戴;
第三,密切接觸,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者,需要佩戴口罩。
低風險不等於沒有風險。因此,當下公眾仍要做好個人防控,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口罩不透氣,悶得慌」
「掛繩勒得耳朵痛」
「一摘口罩發現臉過敏了,好苦惱」
……
除了天氣熱外,
長時間戴口罩的不適感可以怎樣解決?
問題一:
面部皮膚出現壓痕、破皮
由於較長時間佩帶口罩,皮膚組織受壓、摩擦而出現的機械傷害。常見部位有與口罩綁帶接觸的顴骨、臉頰部、耳後,與口罩塑形處接觸的鼻樑部。該如何預防?廣州市中醫醫院皮膚科潘慧宜副主任中醫師指出:
1.佩戴鬆緊合適的口罩。對廣大街坊來說,一般低風險暴露時佩帶一次性醫用口罩。非耳掛式口罩如綁帶式,也可減少對耳後皮膚的摩擦及壓力。
2.佩戴時間不宜過長,如衛生條件允許,2~3小時摘下口罩或適度變換口罩位置使局部減壓。
3.佩戴前可以局部塗抹潤膚劑,減少口罩邊緣摩擦對皮膚的刺激。
處理:
壓痕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持久或反覆發生處或伴有皮下淤血時,可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藥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皮膚紅腫破損,可外用抗生素軟膏,外貼創可貼或紗布保護創面。
長期戴口罩導致的耳朵不適,可以藉助回形針、牛奶盒提手等小物件來幫助緩解噢~
問題二:
出現紅斑、丘疹、瘙癢等過敏現象
出現原因可能有:
1.口罩的材料,如無紡布、金屬夾、橡膠帶等,對於少部分人來說是過敏的,引起接觸性皮炎。
2.使用了不合格口罩,偽劣材質在佩戴時可能刺激皮膚髮生過敏。
3.已佩戴較長時間,或清潔過度使皮膚屏障受損,口罩內潮濕容易病菌滋生,進而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等。
預防:
過敏體質者,佩戴前應了解口罩材質,避開過敏成分,同時避免使用偽劣產品。口罩潮濕時,及時更換口罩。
如對材料過敏,停止使用該類口罩,如癥狀較輕,可無需處理,自行緩解。如果癥狀較為嚴重,有紅斑、丘疹,瘙癢明顯,可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外用中強效激素如糠酸莫米鬆軟膏等。
問題三:
面部皮膚髮白、起皺、脫皮
長時間佩戴口罩,會因呼吸使面部和口罩之間形成潮濕環境,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會發生浸漬,表現為局部皮膚變軟、發白、起皺、脫皮等。預防:
1.佩戴口罩前,局部外用含凡士林的護膚潤膚劑,可使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脂質膜,通過減少摩擦、防止水化過度、隔離汗液及其他刺激來保護皮膚。
2.適當增加口罩的更換頻率,並在更換期間將汗液擦乾,並再次使用護膚潤膚劑。
3.佩戴結束時,清潔皮膚後及時使用護膚潤膚劑。
浸漬明顯時可使用收斂劑如氧化鋅乳膏等。
問題四:
面部出現痤瘡樣損害
或原有的痤瘡加重
由於長時間佩戴口罩對皮膚的封閉及局部壓力,導致毛囊皮脂腺導管閉塞,加之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煎炸肥膩、精神壓力等因素,均可能導致痤瘡樣損害或原有痤瘡的加重,還可以引起其他原有皮膚病的加重。
可按一般痤瘡治療原則處理,每日至少清水洗臉2次,不要用鹼性強的肥皂;合理選擇面部清潔劑及護膚品,搽清爽一點的保濕霜。
輕者外用抗生素類、維甲酸類等藥物,重者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口服和外用治療。
知多D
戴口罩對戴眼鏡人士來說可「不太友好」,不管怎麼調整位置,眼鏡前總容易有一層霧氣,不妨試試肥皂水輕輕擦拭鏡片,或用專業眼鏡防霧噴劑。
還有一些朋友,為了杜絕眼鏡起霧,選擇佩戴隱形眼鏡出門,此時則要特別注意眼睛衛生,尤其是有化眼妝(特別是內眼線)習慣的人士,更要當心結膜炎。
最重要的是,
我們應當首先檢查口罩是否合格,
若為不合格口罩應立即停用並更換。
如果出現較為嚴重的皮膚問題,
請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醫。
24歲姑娘摘下口罩當場大哭:醫生 我還怎麼找男朋友?!最近多人中招
醫享說
杭州24歲姑娘婷婷(化名)一夜之間陷入崩潰:戴了三個多月的口罩,臉怎麼突然就「爛」掉!
長期戴口罩
面部皮膚情況多多
「還有不少患者因為戴口罩狂長痘的。」吳銀華表示,戴口罩最容易加重的皮膚問題就是痘痘,由於是口周區域,口罩將面部捂得溫暖又潮濕,皮脂腺、汗腺分泌增加而排出不暢,正好給痘痘生長創造了「溫室」條件。
近期高發
多位網友中招
▼
現在還不是完全摘下口罩的時候!
天氣這麼熱
口罩可以摘了嗎?
由於天氣熱,有些人在出門遊玩時,便摘了口罩。
一方面口罩戴著不舒服,同時一路上要喝水、吃東西等,戴口罩不方便;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現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覺沒必要時刻都戴著了。
到底何時
可以摘下口罩出門呢?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表示,以下三種情況,一定要佩戴口罩:
第一,密閉空間內,如地鐵、火車等地必須佩戴;
第二,人群密集區,醫院、學校等地均需佩戴;
第三,密切接觸,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者,需要佩戴口罩。
低風險不等於沒有風險。因此,當下公眾仍要做好個人防控,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口罩不透氣,悶得慌」
「掛繩勒得耳朵痛」
「一摘口罩發現臉過敏了,好苦惱」
……
除了天氣熱外,
長時間戴口罩的不適感可以怎樣解決?
問題一:
面部皮膚出現壓痕、破皮
由於較長時間佩帶口罩,皮膚組織受壓、摩擦而出現的機械傷害。常見部位有與口罩綁帶接觸的顴骨、臉頰部、耳後,與口罩塑形處接觸的鼻樑部。該如何預防?廣州市中醫醫院皮膚科潘慧宜副主任中醫師指出:
1.佩戴鬆緊合適的口罩。對廣大街坊來說,一般低風險暴露時佩帶一次性醫用口罩。非耳掛式口罩如綁帶式,也可減少對耳後皮膚的摩擦及壓力。
2.佩戴時間不宜過長,如衛生條件允許,2~3小時摘下口罩或適度變換口罩位置使局部減壓。
3.佩戴前可以局部塗抹潤膚劑,減少口罩邊緣摩擦對皮膚的刺激。
處理:
壓痕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持久或反覆發生處或伴有皮下淤血時,可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藥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皮膚紅腫破損,可外用抗生素軟膏,外貼創可貼或紗布保護創面。
長期戴口罩導致的耳朵不適,可以藉助回形針、牛奶盒提手等小物件來幫助緩解噢~
問題二:
出現紅斑、丘疹、瘙癢等過敏現象
出現原因可能有:
1.口罩的材料,如無紡布、金屬夾、橡膠帶等,對於少部分人來說是過敏的,引起接觸性皮炎。
2.使用了不合格口罩,偽劣材質在佩戴時可能刺激皮膚髮生過敏。
3.已佩戴較長時間,或清潔過度使皮膚屏障受損,口罩內潮濕容易病菌滋生,進而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等。
預防:
過敏體質者,佩戴前應了解口罩材質,避開過敏成分,同時避免使用偽劣產品。口罩潮濕時,及時更換口罩。
處理:
如對材料過敏,停止使用該類口罩,如癥狀較輕,可無需處理,自行緩解。如果癥狀較為嚴重,有紅斑、丘疹,瘙癢明顯,可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外用中強效激素如糠酸莫米鬆軟膏等。
問題三:
面部皮膚髮白、起皺、脫皮
長時間佩戴口罩,會因呼吸使面部和口罩之間形成潮濕環境,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會發生浸漬,表現為局部皮膚變軟、發白、起皺、脫皮等。預防:
1.佩戴口罩前,局部外用含凡士林的護膚潤膚劑,可使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脂質膜,通過減少摩擦、防止水化過度、隔離汗液及其他刺激來保護皮膚。
2.適當增加口罩的更換頻率,並在更換期間將汗液擦乾,並再次使用護膚潤膚劑。
3.佩戴結束時,清潔皮膚後及時使用護膚潤膚劑。
處理:
浸漬明顯時可使用收斂劑如氧化鋅乳膏等。
問題四:
面部出現痤瘡樣損害
或原有的痤瘡加重
由於長時間佩戴口罩對皮膚的封閉及局部壓力,導致毛囊皮脂腺導管閉塞,加之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煎炸肥膩、精神壓力等因素,均可能導致痤瘡樣損害或原有痤瘡的加重,還可以引起其他原有皮膚病的加重。
預防:
可按一般痤瘡治療原則處理,每日至少清水洗臉2次,不要用鹼性強的肥皂;合理選擇面部清潔劑及護膚品,搽清爽一點的保濕霜。
處理:
輕者外用抗生素類、維甲酸類等藥物,重者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口服和外用治療。
知多D
戴口罩對戴眼鏡人士來說可「不太友好」,不管怎麼調整位置,眼鏡前總容易有一層霧氣,不妨試試肥皂水輕輕擦拭鏡片,或用專業眼鏡防霧噴劑。
還有一些朋友,為了杜絕眼鏡起霧,選擇佩戴隱形眼鏡出門,此時則要特別注意眼睛衛生,尤其是有化眼妝(特別是內眼線)習慣的人士,更要當心結膜炎。
最重要的是,
我們應當首先檢查口罩是否合格,
若為不合格口罩應立即停用並更換。
如果出現較為嚴重的皮膚問題,
請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醫。